说实话,每次看到小说里那些古墓探险的情节,我都会不自觉地屏住呼吸。那些神秘的石门、诡异的机关,还有可能遇到的”不干净的东西”,光是想想就让人后背发凉。但你知道吗?现实中的古墓探险远比小说来得凶险,一个不小心就可能永远留在那里。记得去年陕西有个业余探险队,就是因为在未开发的汉墓里乱碰机关,结果三个人只出来了一个…
装备准备:宁可多带也别少带
我认识的一个考古系教授常说:”下墓最怕的就是想当然。”强光手电筒要带备用电池这个大家都知道,但很多人会忽略防毒面具。古代墓葬里可能积累了几百年的有毒气体,去年河南就发生过一起因为吸入墓室沼气导致昏迷的事故。还有绳索、急救包、防滑鞋这些看似普通的装备,关键时刻都是救命的东西。
团队配合:别当孤胆英雄
看过《鬼吹灯》的都记得胡八一他们用的”绳索信号系统”吧?现实中还真有这么回事!专业的考古队在进入墓道时一定会保持绳索联系,每10米一个节点。记得2018年长沙那个宋代墓葬发掘时,就是因为严格遵守这个规矩,及时拉回了差点踩塌陷坑的队员。独自行动?那简直是在玩命!
文物保护:别当历史的罪人
说到这里我就来气!去年网上疯传的那个”摸金视频”,几个网红为了流量随手摆弄出土文物,结果导致一件珍贵的漆器氧化损毁。考古界的朋友痛心地说,那件漆器上的纹饰可能永远无法复原了。真正的探险者都知道,遇到文物第一件事是拍照记录原位,然后…赶紧联系文物保护部门!
说到底啊,古墓探险不是儿戏,更不是短视频平台上的表演。如果你真的对考古感兴趣,不妨从正规的考古发掘报告看起,等积累足够专业知识再考虑实地考察。毕竟,活着才能看到更多历史真相,对吧?
标签:
看完背脊发凉,古墓探险真的不是闹着玩的,大家千万别学盗墓小说里那样作死啊!
防毒面具这个建议太实用了,很多人都忽略了墓室里的有毒气体问题👍
去年那个网红毁坏文物的事件气得我肝疼,这些人为流量真是毫无底线!
绳索信号系统学到了,不过感觉现在很多驴友连基本安全知识都没有就敢下墓…
我爷爷说他们村以前有人去盗墓,结果再也没回来,这种地方真不能乱闯
考古系学生表示,文章说的都是大实话!我们实习时老师天天强调这些安全守则
所以《鬼吹灯》里那些都是骗人的?我还以为真有摸金校尉这种职业呢🤔
建议国家应该严惩那些破坏文物的人,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就这么被糟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