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庇护区那片渐渐泛绿的菜地,我突然意识到,应对粮食危机从来不是单靠应急预案就能解决的。末世背景下的农业生产,正在经历一场悲壮而智慧的”退化革命”——我们从现代化农业奇迹,被迫回归到人类最原始的耕种智慧。这种看似退步的生存策略,在魔灾肆虐的土地上反而成为了最可靠的出路。说到底,当超市货架和冷链物流成为遥不可及的奢侈时,那些被遗忘的农耕记忆反而成了救命的稻草。
土壤改良:在废土中唤醒生机
药匣子撒下的那些”九转还阳散”让我想起切尔诺贝利隔离区里的奇迹。科学家们发现,某些特殊菌群能够分解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在我们这个被魔能污染的世界,也许该尝试培养一些”噬魔菌”?当然,这需要庇护所的科研力量支持,但在缺乏专业设备的情况下,像药匣子那样先用有机堆肥改善土质,反倒是最务实的做法。
种子银行: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
大妈们小心翼翼埋下的每一颗发芽土豆,都在消耗着末世最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种子储备。现实中,挪威的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保存着人类农业文明的基因宝库。我们的庇护所是否需要建立自己的”迷你种子库”?那些还能结果的野菜,那些顽强存活的古老品种,都应该被当作战略物资来保护。毕竟,在这个失去种苗公司的年代,每一粒能繁育的种子都是无价之宝。
看着孩子们眼巴巴盯着鸡舍的样子,我想起二战时期伦敦动物园的”国民菜园计划”。当时连动物园的动物展区都被改造成菜地,这种事放在太平年月简直难以想象。而现在,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蛋白质来源的可能性。除了养鸡,能不能尝试养殖一些繁殖快、饲料转化率高的生物?比如昆虫养殖就是末世环境中被严重低估的蛋白质解决方案。
说到底,大辣椒她们的无心之举,恰恰印证了一个残酷的生存法则:末世中的粮食安全不在于高大上的科技,而在于把最基础的农耕智慧发挥到极致。就像她们硬是用人拉犁的方式,在废墟上重新犁出了希望。
标签:
种菜都能写出史诗感,作者文笔也太强了吧!看得我都想去阳台种葱了
种子银行那段戳中我了,现在粮食浪费这么严重,是该好好反思了😔
养蟑螂当蛋白质来源真的可行吗…想想都觉得恶心,不过末世确实没法挑三拣四了
噬魔菌这个设定好带感!感觉可以展开写个科幻短篇
写得真好,把种地写出了哲学高度。农业文明才是人类最后的避风港
我家老人总说以前怎么自己种菜养猪,现在年轻人都不信,真遇上灾难还是老办法靠谱
想到《人类简史》里说的农业革命,绕了一圈又回到原点,莫名有点讽刺
虫子养殖那段让我想起了贝爷…话说蚯蚓其实蛋白质含量超高来着
作者考虑过垂直种植吗?在庇护所里搞立体农场说不定能提高产量
比起种地,我更担心水源污染怎么办…没有干净水种啥都白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