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神话中的植物妖怪,可真能让人大开眼界。说实话,每次看到那些古老的志怪传说里描写的植物成精故事,都觉得特别有意思——它们比动物成精更让人毛骨悚然,毕竟谁会在意路边的一棵树、一株草呢?这些悄无声息生长的植物,在黑暗中悄然化作妖怪的故事,总让人觉得后背发凉。
食人妖怪:从槐树精到食人花
最出名的植物妖怪大概要数槐树精了。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就说”槐,木也,鬼所伏”,这种树特别容易成精。记得《聊斋志异》里有个故事,说一棵千年老槐树成了精,专吃路过的行人。更可怕的是《山海经》里记载的”百花娘子”,说是种能吃人的花,长得艳丽极了,散发出的香气能把人迷晕过去。
国外也有类似的传说。希腊神话里的食人花就是为了留给赫拉克勒斯的任务而设计的,这种花会突然从地下钻出来,把人拖进去吃掉。而在南美洲的传说中,就有种叫”雅咖”的植物妖怪,长着像蛇一样的藤蔓,专门偷袭独行的旅人。
形形色色的植物精怪
除了这些凶残的食人妖怪,有些植物精怪就显得可爱多了。《西游记》里的人参果就是个例子,虽然它不会动也不会说话,但吃一个就能活四万七千年。而在日本的传说中,有些树木活得够久就会变成”木灵”,会指导迷路的樵夫找到出路。
最让人感动的要数《列异传》里记载的”杨柳精”。这棵柳树修炼成精后爱上了河边洗衣的姑娘,但不忍吓到她,就一直默默守护。后来姑娘要被强行嫁给恶霸,柳树精冒着被雷劈的危险现出原型救了她。这个故事流传了很久,在江南一带,至今有些老人还说夜里路过老柳树时要恭敬些。
为什么植物容易成精?
说起来很有意思,在古代传说中,植物比动物更容易成精怪。这大概和古人的观察有关——树木能活几百年,即使只剩下一截枯木,来年可能又发出新芽。这种顽强的生命力,确实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加之夜晚树影婆娑,风吹落叶沙沙作响,难怪会让人觉得里面有精怪居住。
现在想想,这些远古传说其实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那些千奇百怪的植物妖怪故事,何尝不是古人在用自己的方式解释着大自然的神秘现象呢?即便是科技发达的今天,走在幽深的森林里,偶尔看到一棵形状怪异的老树,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些古老的传说。
标签:
看完这篇突然觉得路过的老树都可疑起来了…
最吓人的就是《山海经》里那个百花娘子,我小时候看完吓得不敢闻花香
杨柳精的故事好感人啊!比现在的爱情片都浪漫
日本的那个木灵传说挺温暖的,突然想去看《千与千寻》了
小时候外婆总说槐树下不要乘凉,原来真的有这说法 😨
其实能理解古人为什么觉得植物能成精,现在走在深山老林里看见奇形怪状的树也会害怕
《西游记》里的人参果应该是最受欢迎的植物妖怪了吧,吃一个长生不老谁不想要
南美洲那个蛇藤听起来也太可怕了,比电影里的还瘆人
植物妖怪比动物妖怪更吓人,因为平时根本不会防备它们😳
现在都找不到这种充满想象力的民间传说了,都是些网络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