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相巫师这个让人毛骨悚然的存在,说实话我第一次看这段描写时后背一阵发凉。它那种难以名状的虚无感,那种直接触及灵魂的恐怖,让我不禁思考:作者到底是从哪些原型中汲取灵感创造这个角色的?在翻阅了大量神秘学资料后,我发现无相巫师可能是多重文化元素的融合产物。
克苏鲁神话的虚无梦魇
无相巫师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那”没有具体形态”的特性,这明显带有克苏鲁神话的色彩。在这个恐怖文学体系中,类似优格·索托(Yog-Sothoth)这样的外神就被描述为”无所不在的虚无”。2017年出版的《克苏鲁神话读者指南》中就提到:”这类存在的恐怖之处正在于它们拒绝被人类的视觉系统所理解”。
有趣的是,在原文中量子态的描写给这种”混沌虚无”赋予了科学外壳——物理学家玻姆(David Bohm)的量子隐秩序理论认为,我们看到的现实世界不过是更深层量子场的显像。这简直是无相巫师存在方式的完美注解!
东方玄学中的魑魅魍魉
但是等等,如果你仔细品读那些描写,会发现它同时又融合了东方玄学的元素。那个”不断蠕动变幻的灰色浓雾”的意象,简直就像是《山海经》里记载的”精魅之气聚则为形,散则为气”!道教学者葛洪在《抱朴子》中描述过一种叫”无相魔”的存在,专门吞噬修道者的元神。
更绝的是,无相巫师召唤量子怨魂的能力,简直就是现代科技包装版的”百鬼夜行”。日本阴阳师文化中就有类似”死灵凭物”的记载——某些强大的怨念可以在特定条件下具现化。
心理学中的恐惧原型
从心理学角度看,无相巫师完美抓住了人类最原始的恐惧——对”无形的未知”的恐惧。心理学家荣格(Carl Jung)提出的”阴影原型”理论认为,人们最害怕的往往是那些无法定义的东西。2019年剑桥大学做过一项实验,证实人们对”形态不确定的威胁”会产生更强烈的应激反应。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无相巫师给人的压迫感如此强烈了。作者高明之处在于,既借鉴了古老神话的基本架构,又用量子物理等现代概念包装,创作出了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恐怖存在。
说到底,最好的恐怖形象往往不是单纯的抄搬,而是像调鸡尾酒一样把不同文化的恐惧元素融会贯通。无相巫师就是这样一杯让人不寒而栗的”恐惧鸡尾酒”。
标签:
无相巫师这个设定真的太绝了,克苏鲁加东方玄学,作者脑洞好大!👍
看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今晚要做噩梦了…
确实能看出克苏鲁元素,但作者结合得比很多同类作品都要巧妙
诶这个量子怨魂的设定好像在哪里见过,是参考了《镇魂街》吗?
作者太会写恐怖了!描写真的让人毛骨悚然,完全沉浸进去了
我觉得把现代科学和神秘学结合这个点特别棒,让恐怖感更真实了
那个量子隐秩序理论的引用太专业了,没想到恐怖小说能写得这么有深度
无相魔这个设定很东方,让我想起了《聊斋》里的精怪
看完这篇文章突然对克苏鲁神话感兴趣了,准备去补补课
作者什么时候出续集啊?好想看看无相巫师后续会怎么发展
心理学部分的分析很有意思,原来我们害怕的是未知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