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爱情真是个神奇的存在,每次路过学校图书馆都能看到不同的爱情故事在悄悄上演。说起来你可能不信,但其实校园爱情至少有五种常见类型,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相处模式和心理特征。
单相思型:青春最具疼痛美学的注脚
“我知道他不喜欢我,可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眼睛跟着他转。”这句话简直就是单相思者的标配。这种感情往往带着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越是得不到就越执着。有趣的是,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数据显示,这种不对等的感情在艺术类院校和理工科院校的比例能达到1:3,看来理工男的执着劲儿用错地方了?
共生成长型:食堂情侣卡还能这么用
见过那种一起自习、一起参加竞赛、连体婴似的校园情侣吗?他们往往是从社团活动或者项目中结识,感情建立在共同的成长目标之上。最新的一项跟踪调查发现,这种类型的情侣毕业后结婚率最高,达到38.7%。毕竟在最好的年纪遇到能共同进步的人,谁舍得放手呢?
快餐恋爱型:宿舍楼下的玫瑰花来得快去得也快
迎新季的”七日情侣”,毕业季的”分手季”,这些标签都属于这种类型。某高校学生会的匿名问卷调查显示,48%的大三学生承认大学期间有过”为恋爱而恋爱”的经历。说来也怪,明明知道可能没结果,却总想体验一把校园恋爱的滋味,这大概就是青春的特权?
现实考量型:从恋爱开始就计算绩点和户口
不要以为学生就不现实,现在的00后谈恋爱可比我们想象的精明多了。我认识的一个学妹,找男朋友第一看专业前景,第二看家庭背景,她说这叫”理智恋爱”。高校BBS上曾有个热帖《相亲式校园恋爱指南》,点击量破十万,看来大家都很务实啊。
救赎式恋爱:两个孤独灵魂的互相取暖
这种往往最让人揪心。因为原生家庭问题、性格缺陷或者心理创伤而走到一起的两个人,把对方当作救命稻草。某心理咨询机构统计,这类情侣的分手后抑郁倾向最明显,但当他们能共同走出阴霾时,感情也最坚固。所以说,校园爱情真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啊!
标签:
说的太对了!校园爱情真是青春最美的风景,看到图书馆里的小情侣就觉得特别美好 😊
救命,我就是那个单相思了四年的理工女,看到这段直接破防了
共生成长型的情侣真的很让人羡慕啊,可惜我们系都是快餐恋爱…
现实考量型那个好真实,现在学弟学妹谈恋爱都开始看对方专业前景了吗?!
太喜欢这种分析风格了,把校园爱情说得这么透彻!
我们班就有对
我觉得单相思那段数据有问题,文科生单相思也很多好吧
青春期的荷尔蒙总是忍不住想谈恋爱,哪怕知道没有结果
太真实了,想起大学时代那些各色各异的校园爱情,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嘴角上扬
现实考量型真没必要diss,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考虑未来怎么了
看完突然觉得好遗憾,大学四年都没谈过恋爱 😭
为什么我看完只觉得最惨的是那些根本没谈恋爱的人哈哈哈
果然还是年轻好啊,现在工作了连认识新人都难
图书馆真的是校园爱情的圣地,每天都能看到不一样的爱情故事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