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当代艺术市场这两年竟然悄悄地发生了这么多变化。我前阵子去逛了几家画廊,跟几位策展人聊了聊,发现不管是藏家偏好还是交易方式,都变得有点儿不认识了。还记得以前大家追捧的都是那些传统的油画和雕塑,现在可好,NFT艺术、沉浸式装置、数字媒体作品已经成了香饽饽。就拿前几个月苏富比那场拍卖来说,一件用废弃手机零件做的环保装置,硬是拍出了普通画廊一年都抵不上的天价。
新生代藏家正在重塑市场
最让我吃惊的是藏家群体的年龄变化。80后、90后新贵们现在成了大买家,他们的口味和我们父母辈完全不一样。这群人特别青睐能反映社会议题的作品,比如环保、元宇宙、女性主义这些主题。今年巴塞尔艺术展上,一个95后企业主一掷千金买下整个系列探讨数字身份的作品,说实话,这样的场景放在五年前简直不敢想。
而且现在线上拍卖热火得不行,动辄几百万的交易在手机APP上就能完成。有画廊老板跟我吐槽说,现在跟年轻藏家介绍作品,光给画册都不够,得准备VR预览和区块链证书。想想也是,去年Beeple那幅NFT作品在佳士得以6900万美元成交,可不就是靠线上竞拍么?这个数字都快赶上张大千的拍卖记录了。
艺术和科技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现在最火爆的作品类型,都是把传统艺术和最新科技搅和在一起。前几天在上海看的那个展览,艺术家用AI生成图像再手工绘制,效果震撼得让人起鸡皮疙瘩。更别提那些用AR技术做的互动装置,观众手机一扫,静态作品就能在屏幕上”活”过来。某位策展人跟我说,现在他们收作品,首先问的不是创作技法,而是要搞清楚用了哪些新技术。
这种趋势下,连艺术品的定义都在被改写。区块链确权、数字艺术品分身、可编程艺术…这些五年前还只是概念的东西,现在都成了拍卖行争抢的标的。有意思的是,最近看到有画廊专门设立了”科技艺术”部门,工作人员不是学艺术史出身,而是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你说魔幻不魔幻?
标签:
数字艺术现在真是太火了,前几天看到有人花大价钱买了个数字藏品,感觉跟炒币似的 😅
元宇宙相关艺术作品价格三年涨了十倍,我现在才开始关注是不是已经晚了?
年轻人喜欢的艺术跟老一辈确实完全不一样了,上次带我爸去看VR艺术展,老人家直呼看不懂
点进来之前还以为会讲传统艺术市场,没想到都是NFT和数字艺术,时代变太快了啊
现在的艺术展都要求互动性,站在画前扫二维码就能看AR效果,比传统画展有意思多了🥳
用手机零件做环保装置都能卖天价?感觉当代艺术越来越难懂了,但这就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吧
作为90后收藏爱好者来说两句:我们不是刻意追求新奇特,只是觉得这些作品更能表达当下的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