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九十年代的农村生活,现在年轻人可能很难想象当时的艰难。我清楚地记得那时候村里的土坯房一到冬天就四处漏风,煤油灯下写作业都冻得直打哆嗦。家家户户最值钱的就是那台收音机,谁家要是有台黑白电视机,能引来半个村子的人围观。
那时候的农村是真正的”靠天吃饭”,收成好坏直接关系到一家人的温饱。我表叔家那会儿三亩薄田种的都是玉米,赶上干旱年景,全家就只能啃红薯充饥。孩子们去镇上上学要走五公里土路,遇到下雨天,鞋子陷在泥里拔都拔不出来。打着手电筒走夜路回家的场景,至今想起来都觉得心酸。
被时代遗忘的医疗条件
说到看病就更揪心了。我们村离乡卫生所有十来里地,大人小孩有点头疼脑热都是硬扛。记得隔壁王婶生孩子难产,几个人用门板抬着走了一夜才送到县医院,孩子最后都没保住。这种惨剧在那时候的农村太常见了——赤脚医生能治个感冒发烧就不错了。
现在想想真不可思议,那时候几块钱的医药费就能压垮一个家庭。村东头张大爷得了肺结核,愣是舍不得去医院,自己在家里熬中药,拖到最后吐血而亡。这样的故事在九十年代的农村,简直多得像田里的野草。
标签:
看完鼻子酸酸的,我奶奶也经常讲这些往事,那时候真的太苦了。
说到收音机深有感触,我小时候家里那台熊猫牌收音机现在还在老宅放着呢
农村孩子走路上学的经历太真实了,我现在还记得下雨天摔倒浑身是泥的样子 😢
那时候的医疗条件真的让人心疼,我妈说当年生我差点难产,走了十几里山路才到乡卫生所
现在年轻人可能很难理解,但这就是真实的历史啊
玉米和红薯那段让我想起爷爷说的故事,丰收年才能吃上几顿白面
那时候真的是苦中作乐,记得村里放电视,大家自带板凳去围观,反倒比现在热闹
医疗那段太心酸了,现在新农村合作医疗真是进步太多
有同感!我老家现在还有人留着那种黑白电视机当传家宝呢
九十年代真是承上启下的年代啊,现在回过头看变化真是太大了
看完想给我妈打个电话,突然理解她为什么那么节省了
那些年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想想现在的孩子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