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灵异小说界真是热闹非凡,说实话连我这个老书虫都被惊到了。还记得去年那本《凶宅笔记》火出圈的时候,大家都在讨论”中式恐怖”的魅力,没想到今年更是百花齐放。特别是那本《顾少帅的阴阳妻》,光看开头那段”红盖头下传来娇笑:姐姐,第八副碗筷备好啦”就让人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现在想想都觉得后背发凉。
当民国风遇上灵异题材
不得不说现在的创作者太会玩了,把民国时期那个新旧交替的特殊年代和灵异元素结合起来,简直是天作之合。军阀混战的乱世背景,深宅大院的阴森氛围,再加上真实历史事件打底,让故事的真实感直接拉满。我认识的几个编辑朋友都说,这类题材最近在各大平台的订阅量至少涨了三成。
有意思的是,这类小说里的女主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弱女子”。像《顾少帅》里的沈娇,表面是个大家闺秀,背地里却能画符驱鬼,这种反差萌特别戳中年轻读者的点。有读者在论坛里调侃说:”现在没点驱鬼技能都不好意思当女主了”,虽然是个玩笑,但也反映了当下读者的口味变化。
中式恐怖的独特魅力
说到恐怖元素,现在的灵异小说真是把”中国味”玩出了新高度。不再是简单的Jump scare,而是那种深入骨髓的细思极恐。老槐树、绣花鞋、纸人这些元素,看着普通,但在特定场景下就是能让人毛骨悚然。有个心理学博主分析说,这种植根于民俗的恐怖之所以让人害怕,是因为它触碰到了我们文化基因里最原始的恐惧。
更绝的是,很多作者还会在故事里埋一些真实民俗考据。比如”第八副碗筷”这个梗,其实是源自某些地方”阴亲”习俗的变体。读者一边被吓得不行,一边又忍不住去查资料,这种互动体验简直让人欲罢不能。我在追更的读者群里就看到有人专门整理了一本”灵异小说民俗考”的笔记,这份热情也是没谁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类小说火爆的背后也反映了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那些被遗忘的民俗传说反而成了最好的创作素材。有出版社编辑透露,明年至少还有二十多部同类型小说在筹备中,看来这股”灵异热”还要持续很久。作为一个读者,我只想说:请继续,我还能接着被吓!
标签:
《顾少帅》那段红盖头的描写真的绝了,大半夜看差点没把我送走 😱
现在写灵异小说的作者都这么卷了吗?民国+灵异这个组合太有感觉了
被安利到了,这就去追《顾少帅的阴阳妻》,希望别太吓人
说实话还是喜欢纯现代背景的灵异小说,民国题材总觉得有点距离感
第八副碗筷那个细节绝了!看完特意去查了民俗资料,发现真有类似的说法
现在的女主都这么强了吗?既能谈恋爱又能打鬼,爱了爱了 👍
最近这类小说是真的火,连我这种从来不看恐怖题材的都被朋友安利入坑了
看到老槐树、绣花鞋这些元素就后背发凉,但就是控制不住想继续看 🤦♂️
有没有人觉得《凶宅笔记》还是yyds?新书虽然不错但还是差点意思
看完这篇立刻去下了三本推荐的小说,今晚准备熬夜了!
建议胆子小的白天看,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
这种中式恐怖真的比欧美那种血浆恐怖高级多了,细思极恐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