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看到冷丝雨那段校园经历时,我的心揪了一下。校园霸凌这个毒瘤,在我们身边究竟还要存在多久?就在上个月,本地一所中学刚发生过一起因长期遭受欺凌导致学生抑郁退学的事件——可惜这样的新闻实在太常见了,常见到很多人都已经麻木。
霸凌者的”狩猎法则”
在这个故事里,黄毛混混选择目标的逻辑很典型——寻找”独行侠”。数据显示,83%的校园霸凌受害者都具备落单特征,这跟鬣狗围猎的逻辑如出一辙。他们专挑看起来不合群的”冷面女神”下手,觉得这种性格内向的学生更容易控制。可谁能想到这次踢到了铁板?
但现实中不是每个受害者都能遇到”墨云深”这样的保护者。更讽刺的是,很多被欺负的孩子反而会被质疑:”为什么就欺负你不欺负别人?”——这种指责简直就像在问受害者为什么没能长出更硬的壳。
沉默的代价
冷锋教女儿用拳头说话的方式可能有些极端,但他说对了一点:忍让解决不了问题。国内某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的统计显示,遭受霸凌后保持沉默的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是主动求助者的4.7倍。那些被打碎的试管可以用钱赔偿,但被打碎的自尊心呢?
我认识的一个心理咨询师说过件让人心疼的事:有个长期被欺负的孩子,把创可贴贴在课桌底下没人看见的地方,就为了第二天挨打时”能少流点血”。这让我想起冷丝雨红得像虾子的小拳头——有些孩子选择用疼痛武装自己,但这不该是他们必须付出的成长代价。
比拳头更重要的事
当然,我不是在鼓励以暴制暴。日本”校园霸凌对策法案”推行十年来的经验表明,最有效的方式是建立”多重防护网”:教师定期观察、匿名举报渠道、专业的心理疏导缺一不可。比如设置”树洞信箱”这种看似简单的方式,就能让更多”沉默的冷丝雨”敢开口求助。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个细节:墨云深出现时说的那句”这种杂鱼值得你动手?”其实包含更深的意味——真正强大的人懂得权衡是非轻重。这可能才是对抗校园暴力最需要的心态:既要有捍卫底线的勇气,也要有不被恶意拖入泥潭的智慧。
标签:
真是看不下去了,这种事情不应该发生啊!
为什么每次都要受害者忍?建议零容忍政策!
数据太精准了,83%的受害者是独行侠这个点
还记得我高中班上也有个同学被欺负到转学…
希望所有学校都能设置树洞信箱这种匿名渠道
拳头解决不了问题,但有时候真是忍无可忍
为什么现在还有人认为被欺负就是活该??
贴创可贴那段真的看哭了 😢
教育体系需要改革,校园暴力必须零容忍
想起我们班主任总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气死
日本的经验真的很值得借鉴
不是每个受害者都能遇到墨云深这样的保护者
以暴制暴确实不对,但有时候只有这样才能生存
小打小闹就没人管,非要出大事才重视吗?
确实该建立多重防护网,老师家长社会都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