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洁的故事让我心里五味杂陈,这不就是千万农村女性的缩影吗?记得去年回老家,隔壁王婶家的事简直如出一辙。她女儿小芳想自考个大专,全村人说闲话说到她家门口:“女孩读什么书,早点嫁人得了。”现如今,这姑娘在县城开了家物流点,给村里十几个妇女解决了就业。我突然明白,农村女性的困境就像潭死水,需要有人当那颗砸进去的石子。
知识改变命运的围城
我们家隔壁张婶为了供女儿念卫校,起早贪黑卖煎饼。有天凌晨四点,我在县医院值夜班,看见她顶着大雪站在早点铺前呵着热气揉面。后来那孩子成了县医院最年轻的护士长——知识确实是农村女性最硬的敲门砖,但这个”敲”的过程,得碎掉多少人的偏见?
流言蜚语是最狠的软刀子
去年县妇联做过统计,76%的农村创业女性都遭遇过闲言碎语。最离谱的是李村有个养鸡合作社的女社长,就因为常去县城谈生意,被传成“在外头不三不四”。可就是她,现在带着二十多户贫困户脱了贫。有时候我在想,这些女人的肩膀得多硬,才能一边扛着生计,一边顶着流言往前走?
她们需要的不只是怜悯
前阵子去参加“乡村妈妈”电商培训,看见四十多岁的王姐边喂奶边记笔记,手机支架压在育儿书上。她说就想学会直播卖山货,给孩子挣个幼儿园学费。这样的女人要的哪是什么同情?她们缺的是实打实的技能培训、小额贷款这些梯子,好让她们能自己爬出困境的深井。
说到底,农村女性哪需要谁拯救啊?她们自己就是燎原的星火。就像高洁通知书上烫金的字,再厚的偏见也遮不住那光。问题在于我们这些旁观者,是继续当那瓢冷水,还是做阵助推的风?
标签:
看完鼻子酸了,农村女人活着就是一场战役
村里那些嚼舌根的最烦人,人家办厂招工怎么不说?
前年我姑就是顶着全村反对去学美容,现在在镇上开店的收入比她老公跑货车还高
说真的现在农村女娃比男的争气多了,我们村创业的全是妇女
建议多写写具体帮扶措施,光感动没用得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