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青春期的友情为什么如此珍贵,我突然想起那个埋在槐树下的果酱罐。那罐几乎发了酵的野浆果酱,不就像青春期那些疯狂的回忆吗?时间越久,味道反而越发鲜明。我们五个女孩当年在山里疯跑的场景,如今想来,每一帧都像是被阳光浸泡过,带着那种永远褪不去的金色光泽。心理学研究显示,14-18岁形成的友谊的确比其他阶段的更持久——大概是因为那时候我们都还没学会隐藏自己,爱得那么纯粹,痛得那么真实。就像那些偷来的酸杏,明明酸得龇牙咧嘴,可就是停不下来往嘴里塞。
前几天在商场撞见月月,她正蹲在花坛边给女儿讲解毛毛虫的品种。三十多岁的人了,眼神还跟当年发现”绿宝石骑士”时一样亮。我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青春期的友谊格外珍贵——在那个年纪,我们第一次学会在朋友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又能在彼此的差异中找到惊喜。BBC做过一个追踪调查,87%的受访者表示,青春期好友深深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观。这也许解释了为什么小满结婚时,我们会在她精致的新娘装扮下,一眼就看见那抹斑驳的指甲油。
有时候我会想,要是没有阿满带着我们疯,没有月月的奇思妙想,没有小满非要给我们染红指甲,我的青春期该多贫乏啊。《青少年心理发展》里说,这个阶段的友谊满足了”冒险”和”归属”的双重需求——你看,连学者都知道我们为什么非要在暴雨天挤草垛,为什么偷杏子时心跳得比考试作弊还厉害。现在同学聚会喝高了,四十岁的人说起当年被王婶追着跑的糗事,还是能笑出眼泪。你说奇怪不奇怪?成年后的酒局饭局无数,就是找不回那种五个泥脚丫叠在一起的坦荡快乐。
说实话,现在看着00后们用社交软件维系友谊,我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可能就像我们埋在土里的果酱,有些味道必须经历过风吹日晒才能酿出来。那个往新郎口袋塞浆果的阿满,其实是在固执地告诉我们:有些东西不该被时间磨平。美国心理学家说青春期建立的情感联结会影响大脑发育——难怪这些年不管走到哪,听见谁突然喊一嗓子”快跑”,我还是会下意识找最近的树爬。
最近重看《伴我同行》,里面那句”我再也没有交过像十二岁时那样的朋友”让我鼻子一酸。倒不是后来的朋友不够好,而是青春期那份不管不顾的真心太难复制。就像我们当年自制的果酱,糖放少了酸得倒牙,白酒加多了呛鼻子,可第二天肿着眼睛还要继续熬。现在想想,那个笨手笨脚的过程,才是友谊最珍贵的部分吧?
标签:
看完鼻子一酸,想起了我初中时和小伙伴们在操场上疯跑的日子 😭
青春期的友情就像文里说的果酱,越放越有味道。
现在的小朋友都是抱着手机玩,再也找不到我们那会儿的感觉了。
说得太对了!前几天梦里还梦见我高中的闺蜜,醒来忍不住给她发了消息 🌸
读到给女儿看毛毛虫那段突然泪目,我女儿现在也到了我们当年疯玩的年纪…
说起来我前几天也翻到了中学的毕业照,那时候笑得真傻但是好真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