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摇摇欲坠的破碗里残留的药渍,揭开了贫困家庭求医问药最残酷的一角。当我看到赵大鹅用白馍换来那碗药时,心里像被什么扎了一下——在许多鲜为人知的角落,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据统计,我国仍有近2000万贫困人口面临”看病难”问题,他们往往要在温饱和治病之间做出艰难抉择。记得去年在西北山区走访时,一位村医告诉我,10个来看病的村民里,有6个会因为付不起药费而选择放弃治疗。这话让我一整晚都没睡好,半夜翻来覆去想的都是: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当健康成为奢侈品
陈瘸子的”土方子”、黑市流通的便宜药、甚至用口粮换来的不知名药膏……这些看似荒唐的选择背后,是一个个走投无路的家庭。我见过太多这样的案例:有老人把止痛药分成八份吃,有妇女用偏方治乳腺癌,还有父母轮流卖血给孩子凑手术费。某地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在欠发达地区,约有38%的患者会因费用问题中断正规治疗。数字背后,是多少双像赵大鹅那样绝望的眼睛?
夹缝中的生机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情况正在慢慢改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逐年提高,大病医保的覆盖病种扩大到30余种,扶贫病房的设置让更多患者看到了希望。上个月在云南,我遇到一位单亲妈妈,她五岁的孩子通过”健康扶贫”项目免费做了先心病手术——这要是在五年前,可能就只能听天由命了。但说实话,政策落地到最基层还需要时间,就像偏远山区的张大夫说的:”报销比例上去了,可有的老乡连去县城的路费都拿不出。”
看着文中赵大鹅倔强的背影,我突然想到:或许真正的改变,不仅需要制度的完善,更需要千千万万个普通人的关注。下次看到募捐信息时,你愿意为那些在生死线上挣扎的”赵大鹅们”停留三分钟吗?毕竟,谁又能保证自己永远不需要他人的善意呢?
标签:
看得我好揪心,现实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家庭了
赵大鹅的故事让人心疼,希望国家能继续加大扶贫力度
我家就住在山区,真的深有同感,很多老人有病都硬扛着不敢去医院
能不能多报道一些具体的帮扶项目?想捐款但怕被坑
医保报销比例提高了是好,但执行到基层确实还要时间
看到这文章想起我外婆,当年也是舍不得买药,唉…
建议政府把乡村医疗点建得更密些,让偏远地区也能及时就医
真的看哭,希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的
我有个问题,残疾人就医有什么特殊补助政策吗?
作者写得很真实,这就是最底层的现实生活
我家是贫困户,说说感受吧:现在医保确实比以前强多了,就是流程还麻烦
希望国家能多关注偏远地区,别让健康成为奢侈品
看完之后默默多打了500块给水滴筹
乡村医生真的很辛苦,工资又低,向他们致敬
每次看到这种文章就特别想帮助人,但不知从何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