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会让人变得冷漠吗?

读到陆淮与南笙的故事时,我突然被一个念头击中:成长究竟是让人变得成熟,还是被迫学会了冷漠?那个在阳光下甩着染血校服的少年,十年后竟能面无表情地说出”我不喜欢她”。这让我想起心理学上有个”情感隔离”的概念——当一个人经历太多创伤后,大脑会自动筑起一道墙来保护自己。但讽刺的是,这道墙往往把最珍贵的东西也隔绝在外。

那些被时间带走的炙热

记得大学时隔壁宿舍有个总穿破洞牛仔裤的男生,每天抱着吉他在楼道里唱《夜空中最亮的星》。去年同学聚会再见,他西装革履地递来名片,聊的全是基金期货。我问他现在还唱歌吗,他愣了下,笑着摇头:”早不玩那些小孩把戏了。”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成年人的世界像台精密的砂轮机,慢慢磨平所有不合时宜的棱角。

2019年《青少年发展研究》期刊有组数据很扎心:22-30岁群体中,68%的人承认自己变得”更现实”,而认为自己”保持初心”的仅有7%。就像故事里陆淮那杯剧烈摇晃又归于静止的威士忌,多少汹涌澎湃,最后都沉淀成一句冰冷的商务用语。

冷漠是铠甲还是牢笼?

我认识个连续创业者,他说每次融资失败后就给自己”安装一层不锈钢心”。直到有天在停车场,看见初恋女友牵着孩子走过,这个在董事会上舌战群雄的男人,蹲在宝马旁边哭得像条被雨淋透的狗。这让我想起行为经济学家塞勒提出的”心理账户”理论——我们总试图把情感分门别类锁进不同的抽屉,却忘了情绪从来都是会渗透的。

陆淮那句”我不喜欢她”说得太斩钉截铁,反而暴露了问题。真正放下的人根本不需要这么用力地否认,就像我们不会特意声明”我不爱吃土”。这种过度防御的姿态,恰恰证明某些东西还在心底最柔软的角落暗自作痛。

在成长中保鲜的可能

不过话说回来,上周在便利店遇到个满头银发的奶奶,结账时发现差两块钱,她居然从口袋里掏出颗水果糖:”拿这个抵行不行?”收银员笑着接过糖的样子,让我突然觉得,或许成熟不该是心肠变硬,而是学会给柔软装上智慧的开关。就像好的威士忌,岁月带给它的不该只有酒精的烈度,还该有橡木桶沉淀的醇香。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成长未必让人变得冷漠,它更像一场带着痛感的进化。我们学会把十七岁的校服叠进衣柜深处,不是要遗忘那个会为女孩打架的少年,而是明白有些光不必熄灭,只需调成更适合现实生存的亮度。毕竟,真正的成熟从不是心死,而是让心跳得更有分寸。



标签:

本站网址:https://www.newbiquge.cc

6 人评论 TO "成长会让人变得冷漠吗?"

  1. 马蜂窝不敢捅
    马蜂窝不敢捅18
    2025-07-19 00:15

    看完真的很有共鸣,17岁时能为喜欢的人拼命,现在连心动都要考虑性价比了。

  2. 虚空撕裂者
    虚空撕裂者15
    2025-07-20 07:33

    那个便利店奶奶的故事好温暖!成熟不是失去温度,而是学会选择什么时候释放温度。

  3. 画匠冯
    画匠冯9
    2025-07-20 08:41

    我刚毕业两年,已经感觉自己在变冷漠了,这正常吗?😔

  4. 旧巷微风
    旧巷微风12
    2025-07-20 11:41

    其实不是变冷漠,是把热情都留给了值得的人和事,就像文章最后说的,调成了适合生存的亮度。

  5. 贪睡的爆米花
    贪睡的爆米花18
    2025-07-21 10:45

    那个创业者的故事太扎心了,表面光鲜的成功人士,内心可能还住着个没长大的孩子。

  6. 摸鱼不误
    摸鱼不误12
    2025-07-23 14:04

    作者写得真好!尤其是威士忌那个比喻,时间确实能让人更醇厚,而不只是变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