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以前从没想过会有人专门干捞尸这个行当。直到去年夏天在嘉陵江边亲眼目睹那一幕——一个穿着雨衣的中年男人,用铁钩从浑浊的江水里拖上来一具泡得发白的尸体,动作熟练得就像在打捞一捆水草。那天太阳很大,照在江面上泛着刺眼的白光,可那具尸体被拖上岸时,周围的空气似乎瞬间冷了下来。
不为人知的职业细节
后来才知道,在长江流域一些水流平缓的回水湾,几乎每个县城都有这么一两个”专业捞尸人”。他们大多是从渔民转行,熟悉水性,了解江底暗流。王师傅就是其中一员,他告诉我,干这行最重要的不是胆量,而是对水流的判断力。”尸体一般会在第三天浮上来,”他抽着烟说,”但要是卡在江底的礁石缝里,就得等下一场暴雨。”
最令人意外的是,捞尸人都会随身带着高度白酒。不光是用来壮胆,更重要的是消毒。王师傅说有一次捞上来一具泡了半个月的浮尸,刚靠近就闻见一股甜腻的腐臭味,那是内脏开始液化的征兆。”这种最危险,”他皱着眉回忆,”稍不注意就会被尸水溅到,搞不好要感染。”
那些说不清的禁忌
这行当有许多不成文的规矩。比如遇到穿红衣服的女尸要格外小心,据说这种最容易”闹”。王师傅说他从不接横死之人的活儿,尤其是车祸坠江的。”骨头都碎了,捞上来也拼不全,”他压低声音,”而且这种怨气重。”最邪门的是,有些尸体明明绑了石头沉江,过段时间却总能在十几公里外被发现,绳子完好无损,就像…有什么东西在下面推着走。
最让我毛骨悚然的是王师傅说的”认路尸”。有次他捞上来个老头,家属确认后准备火化,结果当天晚上殡仪馆来电话说尸体不见了。三天后,有人在三十公里外的江段又发现了这具尸体,姿势和位置跟他第一次捞到时一模一样。”后来才知道,老头生前是摆渡的,”王师傅掐灭烟头,”这是要回家呢。”
现在经过江边,看到那些慢悠悠划着小船的人,我都会多看两眼。谁知道他们平静的外表下,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个游走在生死边缘的职业,就像江面上漂浮的那些秘密,随着暗流起起伏伏,最终沉入深不可测的水底。
标签:
看得我背后发凉,这些捞尸人真是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啊
原来还有这么多讲究,红色衣服那个真的有点邪门
以前在江边见过捞尸的,那场景一辈子都忘不了,水面平静但心里特别难受
认路尸那段太诡异了,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这种工作虽然不体面,但真的很值得尊敬,给逝者最后的尊严
我们这边江边也有专门捞尸的,听说工资挺高的,但真没几个人愿意干
想起我爷爷说他们年轻时遇到涨水,江里漂下来好多尸体,那会儿都是村民自发打捞
作者写得好真实啊,特别是描写尸体的细节,感觉就在现场一样